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塔斯阿尔纳村村民种植天山红头菇致富

    信息发布者:霍福亮
    2016-12-07 00:26:17   转载

    伊犁新闻网讯(记者顾新勇)“今年我们在喀拉苏乡塔斯阿尔纳村分点试种了2.44亩天山红头菇,出菇期5个月左右,鲜菇供应县城的农家乐、餐厅、单位集体食堂,盛夏的干菇也全部卖了出去,除去成本,每亩地的收益在1万元以上。村里的贫困户谢泉飞是今年试种的6家农户之一,院子里几分地试种的天山红头菇卖了9000多元!”11月18日,记者在昭苏县采访时,县农业局干部、喀拉苏乡塔斯阿尔纳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牛平向记者介绍了他们扶持当地贫困户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生产增加村集体收入的经验。

    今年工作队针对当地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转变思路,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植业,在当地试种成功了天山红头菇,为村民们找到了一条致富的途径。

    牛平介绍说工作队驻村以后,以发展集体经济、实施精准扶贫为己任,了解当地农牧业生产情况,塔斯阿尔纳村70%的居民是哈萨克族,是自治区扶贫攻坚村,多年来村集体收入低,每年只有村委会100多亩的土地流转费5.7万元,村级党组织面临无钱办事的窘境,村民种植结构单一。工作队为增加集体收入,积极争取“短平快”项目资金,争取到林业扶助项目资金50万元,建立了40亩10万株桦树林苗圃基地,长期雇用当地贫困户在苗圃打工增收,并与县林业局签订购销合同,苗圃内的桦树苗两年出圃,除去前期投入成本,40亩苗圃基地可为集体经济增收160万元。有效解决村级组织运转难、为民服务办事无资金等问题。

    工作队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当地农业生产调结构出谋划策。村里原来有5座大棚,但由于无人管理都荒废了,工作队又向农业局争取了启动资金,将5座大棚维修后交给村里的5户贫困户经营,种植辣椒、西红柿、草莓等,并与县农广校联系将大棚作为脱贫示范和农民田间教学基地,经常组织技术人员来田间地头为当地农民现场授课。

    昭苏县气候冷凉湿润,其他县市夏季温度一般都在28摄氏度以上,而昭苏县夏季温度一般在20至25摄氏度,正适宜种植天山红头菇。种植天山红头菇主要使用的材料为菌种、麦草和锯末等,种植技术简单易学;昭苏县又是春小麦主产区,不仅麦草丰富可就地取材,还可减少因麦田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变废为宝;天山红头菇除了供应本地,还可以通过霍尔果斯口岸外销。经过调研后工作队决定在村委会院内试种,并选出了6户贫困户,为他们提供菌种和麦草,带领他们到察布查尔县食用菌种植基地学习,为当地农户进行示范性种植。

    经过一年的试种,天山红头菇在塔斯阿尔纳村试种成功,收益相当不错。明年工作队还要大规模向村民进行推广种植,鼓励和扶持当地村民发展设施农业,调整种植业结构。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