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旅游美食 > 正文
    购物车
    0

    伊犁石出山记:藏在深山人未识,一朝得用天下知!

    信息发布者:霍福亮
    2016-11-18 17:31:09   转载
      “伊犁石,印石的一种。产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市郊。为新兴的品种……”伊犁州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周强从摆置满满的书架上抽出一本硬皮书籍,翻找出其中一页,指给记者看:“这应该是伊犁石第一次作为印材,收进专业书籍。”


    以伊犁石做的印石


      书为中国著名篆刻艺术家韩天衡编著的《中国篆刻大辞典》,2003年印刷出版。


      从上世纪70年代初为人识,到本世纪初收进专业书籍,伊犁石用了30年左右的时间。


      而谁又能说得清楚,天山脚下的神奇孕育,让天下人借由伊犁石认识伊犁该用多少时间?


    藏在深山人未识

    一朝得用天下知


      说到伊犁石,必得说王兆法先生。


      王兆法曾在四师为其出版的《王兆法石刻选》中留有自述。自述言,他为陕西横山县人,1947年入伍,戎马倥偬八年后,转业至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余喜爱金石雕刻,假闲以习。有感于边疆古今大事,叱咤风云,振聋发聩,既铮铮于当世,又眙昭于后人,掩卷思之,感慨良多。余不自量力,愿以此现之于石刻,留之以久远。”


      他曾创作丝绸之路石刻一百四十三幅,后又从1983年春开始,用四年时间,创作屯垦戍边石刻一百七十六幅。


    伊犁石上的浮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代,石头不便运输,故刻印石材只能从当地找,就地取材。”周强说。其时,王兆法在四师工矿厂工作,但凡发现能刻得动的石头,他都试一试。此时的伊犁石,正作为一种工业原料,被磨成粉,用于给陶瓷品挂釉。也或者说,此时堆放在工矿厂中、名不经传的石头,正在等待师从著名篆刻家方介堪、毕生钟情印刻的王兆法先生的发现。


      王兆法在发现这种作为工业原料的石头温润细腻、宜刀刻后,立即将石头寄给方介堪等内地篆刻家。内地的篆刻家们对此石头皆有不错评价,认为其是可以用于篆刻的印材。自此,王兆法开始大量使用这种石头刻印。

     

    伊犁石中的较好品种,通透温润


      而得他相赠石头的篆刻家们,也将这种来自于伊犁的石头,称之为伊犁石。伊犁石也渐渐因王兆法在全国篆刻领域中的声名迭起,为更多人所识。


      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黄惇曾撰文说明一方刻于1985年、内容为“有酒当饮”的印章:“予赴新疆昌吉教院讲学,从市肆购得此石,始知伊犁所产,其冻醇厚,温润如玉,包浆宛然旧石。”因新疆风俗好饮,他故刻“有酒当饮”一句。之后,他又与家人同游新疆,得到友人于小山赠伊犁石百斤,“归装生色,真胜似郁林石矣”。由此可见,当时,伊犁石已经开始作为印石和收藏品,走入市场,成为文人之间相赠之物了。


      周强说,方介堪也曾将兆法所赠之石转赠他的另一学生韩天衡,告知韩天衡其为伊犁石,“去年,韩老师还跟我说过,伊犁石中有一种褐色的石头,非常好。”


      曾任新疆书法家协会主席的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赵彦良也曾向西泠印社赠送伊犁石,由其进行展览。“展品下方标注为‘伊犁石’。”周强说。


      一种石头的发现自然会与一块地域的发展相互作用。


      新疆书法家协会主席于小山曾言:“新疆的篆刻看兵团,兵团的篆刻看四师。”


      此言不虚。伊犁这些年来书法篆刻艺术得到长足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都颇有影响力的中青年书法篆刻艺术家,如孙朝军、周强、陈山宏、董晓勇、王福安、李文亮、房立栋等。



    伊犁石中的上好品种


      篆刻艺术能在此蓬勃发展,不能不说与王兆法最初的启蒙指引相关,当然也得益于此地盛产适合于篆刻的印材——伊犁石。


      周强早年正是师从王兆法学习篆刻艺术。而他的印刻作品,如今已经多次入展西泠印社主办的书画印大展。当日,在周强经营的“九城书画院”内,记者也看到了一方方以伊犁石为印材的印章。


      伊犁青年篆刻家李文亮称其篆刻的大部分原料都是伊犁石。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印证了“一个地方某一种文化得以发展丰厚,一定与此地的特质相关”这一说法。


      除此之外,伊犁石也成为伊犁当地篆刻家们馈赠友人的佳品。


      伊犁石因一个人的发掘、一帮人的推动,终于逐渐为人们所了解、认识。


    石头物语


      关于伊犁石这一条目的注解,韩天衡在《中国篆刻大辞典》中如此说明:“多灰白等色,灯光下肌理透出白净的月色。佳者质透,晶莹如玉,细腻、滋润,光泽极好,肌理含黑色絮纹和小斑块,偶有金、银色的小星点闪闪发光。硬软适中,篆刻效果与封门青相似。出产很少,东南部不多见,是收藏和实用的上品印材。”


      韩天衡这一评价,已是极高。


      在中国,适用于印刻的石头,有被称为四大名石的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这些石头的学名皆为叶蜡石或高岭石,因其软硬适度,晶莹温润,为篆刻之人喜用,并以其出产地而分别名之。伊犁石正是高岭石,它的命名也沿用了古而有之的方法。


    伊犁石颜色多乌、褐、棕等朴素色彩


      相比较四大名石多因开采使用较早面临枯竭这一现状,李文亮说,伊犁石因其开采使用时间短,储量较大,且多乌、棕、褐等朴素色彩,价格相对低廉。刀感好,易得,而且抛光打磨封蜡之后,也不需常常保养,所以伊犁石有属于它的诸多优点。这是李文亮凭其多年经验而得结论。“伊犁石的潜力很大。”他说。


      另外,据他介绍,伊犁石虽大多朴实,但也有蓝冻、虾青冻、鸡油冻等较好的品种,这些石头更加油润,有糯性,介于透与不透之间,颜色也鲜润好看。


      除了篆刻,经过多年发展,伊犁石也被用于制作工艺品和收藏。



    石头从中裂开,一对“人儿”跳将出来


      周强向记者展示他所收集的伊犁石奇石。其中一块一分为二,并列来看,恰是一对相向而站的戴帽男女,惟妙惟肖。“这块石头的发现是有故事的。”周强说,石头原来的主人想利用石头上的一块巧色来雕刻,却不想石头竟然从中间裂开,一对“人儿”从石头里跳将出来,这不可不谓是神奇自然的杰作。更有让周强称奇的一块伊犁石奇石。石面上的明暗纹路竟清晰勾勒出了一个贤淑母亲怀抱孩子、手指凌空而过的飞龙的画面。周强为这块石头起名“望子成龙”。


      如果说如王兆法、周强、李文亮等篆刻家对伊犁石的向外推介是因篆刻、赠友而起的无意识举动,那么也曾深受王兆法影响、对伊犁石颇为钟情的孙朝志对伊犁石的推介则是一种有意识的主动行为。


      孙朝志从2000年开始,在伊犁专职从事伊犁石的经营,向疆内外文人墨客推广伊犁石。他说:作为印材,伊犁石吸朱而不浸油,奏刀自如爽利,可以充分表达篆刻家们的艺术诉求;作为奇石,也大有自然鬼斧神工之作,色泽厚而不腻,集收藏、观赏于一体。

     

      “伊犁石为伊犁特有,它可以作为一张文化名片推向全国。”孙朝志说,“目前,国内很多艺术家对伊犁石都有很高的赞誉。但是,它要作为一张对外宣传伊犁的文化名片,还是任重道远。若只靠民间推动,这一过程会非常缓慢,如果能得到官方支持,这一效果会更容易达到。”


      正如孙朝志引用的著名篆刻家吴颐人在其所著书籍《篆刻学》中对伊犁石的评价,“此石刚柔相济,承千古印人未用”。千百年来,印人未用,而今用了,这是一种进步。


      不过,在此之前,另一问题更为迫切。“目前,伊犁石的开采方式不合理。我们现在是以开矿的形式来开采伊犁石,对原石和环境的破坏都比较大。如果按照石头脉络走向来开采,就好很多。”周强说。



    稿源╱伊犁晚报


    编辑:史冀 责编:陈 军  总编:郑伟强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