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网通总站 肖尔布拉克新村 xiaoerbulake.nync.com 欢迎您!
2017年的高考作文题陆续曝光,考场之外的互联网,又掀起了新一轮的作文大赛。
不管我们承认与否,高考已经被赋予太多考试之外的意义。高考作文因而也不只是一道考题,命题往往被视为国家层面的某种导向和信号。在舆论场比较容易受欢迎的考题,通常是那些贴近现实,而且能鼓励批判的。
(6月7日,北京人大附中考点外,学生挥舞“高考必胜”红旗为考生加油。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这的确应该是值得倡导的方向。高考某种意义可算是一种成人礼,批判相对于表扬,往往更能展现一个人的思想深度,也更能展现出题者的开放程度。鼓励一个国家的年轻人关注现实,自由思考,应该是社会文明的必然要求。
就此来衡量,今年的高考作文还是预留了一定的空间。整体来看,今年的高考题大致有几个方向,其一是以“全国卷I”为代表的选择中国关键词。虽然提供的关键词,总体是以正面色彩的为主,但毕竟还留了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这样关注现实问题的选项,还有广场舞、移动支付这些相对中性的选择。只是我比较好奇的是,有多少学生会选择空气污染这样的关键词,不同的选择和表述,对分数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这类题中比较有争议的是北京卷的“说纽带”和“共和国,我为你拍照”,尤其是“拍照”题看起来颇为主旋律,对于中学生来说,会不会显得宏大而无处着手?从利于考生自由发挥的角度看,设定了展现辉煌成就的方向之后,考验水平的恐怕更多只能是文字技巧,而不是自由思考的深度。不过幸好这不是必选,还有“说纽带“这样相对接地气的选择。
第二类是回溯传统的。代表性的是“全国卷II”选择古诗句论述,天津卷的“重读长辈这部书”。一个人的眼界和认识,除了体现于对现实的关切,还能通过对传统的态度而展现。这种面向传统的考题也有相对较大的发挥空间,而且“全国卷II”提供的六句古诗文中,还有魏源的“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还有鲁迅的”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不是纯心灵鸡汤的导向。
第三类则是相对虚一些的议论题。比如江苏卷的“车来车往”和上海卷的“预测”,这类题比较中规中矩,但又不是那种一眼能看穿出题者意图的,适合不同背景的学生发挥。但在这类题中,也有个不太好的倾向,就是文艺化、鸡汤化。上午有个网传的作文题“回头却不是从前”,之所以吸引很多关注,让人怀疑出题者是不是刚失恋,就因为这种题太过鸡汤,除了变成无病呻吟的拼辞藻大赛,毫无实际意义。这种鸡汤化的导向,在历年高考作文题中都比较常见,应该尽快抛弃。
高考已经延续几十年,高考作文对于出题者来说绝对是巨大考验,会有各种层面的顾虑要权衡。无论怎样的作文题,恐怕都免不了要被吐槽。但是从理念上,高考作文命题应有一个坚持的方向——拒绝僵化和封闭,拒绝官样文章和文字游戏,鼓励年轻人关注社会现实,独立思考。